2018年,眉山全市8个纳入国、省考核的断面水质全部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其中3个断面达到优良水质,但优良水体比例依然较低,水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较重。当前,全市上下五举措扎实开展枯水期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以规划方案为引领。以《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年)》《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7—2020年)》《十三五环保规划》和《水体达标方案及其总体实施方案》为引领,锁定项目,强化督查,加强调度,扎实开展岷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
以河湖长制为平台。对照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和年度河长制水质目标任务,纵深推进河湖长制,落实“一河一策”,压紧压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责任,继续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加大巡河综合执法,纵深推进醴泉河、毛河、思蒙河、球溪河等流域综合整治。
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严格对标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要求,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及改建污水处理厂(站)205座已全部启动实施,其中完工101座,在建72座,开展前期工作32座。累计完成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约400公里。强化对已建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监督管理。
以测管协同为抓手。加大枯水期对岷沱江及其重要支流水环境综合管护,增设思蒙河、金牛河、毛河等小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充分发挥和运用"测管协同"机制,对水质异常实施市县乡三级响应和监测执法行政管理三方联动,形成流域治理整体合力,促进流域联防联控联治有效实施,促成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行同向同心治理。
以专项督查为契机。落实好去年岷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反馈202个问题点位整改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督促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整改。截止目前,115个主要问题点位已完成整改91个,其余24个正在抓紧整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