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盐城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3月1日,盐城召开市区黑臭水体整治暨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动员大会。
据了解,盐城市区第III防洪区位于城市核心区,东至通榆河,北至新越河、新洋港,西至大马沟,南至小新河、三墩港,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共有各类河道118条,总长309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特别是排水基础设施薄弱、河网水系动力不足,导致部分河道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臭,制约了城市发展,影响了群众生活。
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围绕“263”行动部署,落实“水十条”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河长制”,一河一策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整治行动。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完成了总长62公里的21条黑臭水体整治,清淤疏浚约65万立方米,新建各类污水管道60多公里,水体黑臭现象得到初步控制,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和城市水环境问题,盐城市委市政府采取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方案,决策实施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和第Ⅲ防洪区水环境治理这一重大民生工程项目,项目采用PPP模式,总投资约60亿元。项目突破传统治水方式,按照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智慧协同治理的新思路,采用“全流域统筹、全过程控制、全目标考核”的创新治理模式,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进行全周期管控。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结合实际以“治污控源、引水入城、清淤疏浚、活水入园”为抓手,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水绿文化提升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先治标、后治本,最终实现标本兼治。项目建设分为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和提升保持三个阶段,即确保2019年年底前消除黑臭水体,同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收集初期雨水,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率。2020年实现第Ⅲ防洪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当天上午的动员会上,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发表动员讲话,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市区“三治三化”专项行动,全流域整治各类河道,已经完成市区21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今年将全面完成余下34条黑臭水体整治。这将从根本上提升市区水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天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戴源书记称,希望广大工程建设者要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质量、工期和安全,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各区要坚决履行主体责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好征地拆迁等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市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主动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坚决实现2019年第Ⅲ防洪区消除黑臭、2020年规划区内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标,以'水城绿都'新形象,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