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18年第六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广东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今年1—11月,广东7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1.8%(51个),劣Ⅴ类比例12.7%(9个)。总体来看,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江河干流水质保持优良,部分重点整治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仍非常严峻。
督查重点流域212家企业存环保问题
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刘其汉介绍,今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省领导挂点督办重点河流下,省生态环境厅对重点流域和重点国考断面开展水质达标督导工作,指导各地制定实施达标攻坚方案,并组成7个督导组每月驻点督导,以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全面带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同时组织重点流域专项督查,组织13个督查组开展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共督查企业479家,检查发现存在环保问题企业212家,涉嫌环境违法企业187家。
据发布会通报,针对重点流域部分断面水质明显下降,省政府于3月9日约谈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江门、茂名、肇庆、清远、揭阳等10个市政府负责同志;7月起在省主要媒体公布大气、水环境质量及排名状况;对韶关、汕尾、茂名、肇庆、潮州、揭阳市等8个地市中未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的工业集聚区实施区域限批。
去年来新增污水处理管网超“十二五”总量
控源截污是治水的关键。刘其汉介绍,今年来,我省以超常规力度统筹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练江、小东江等流域为重点,2017年至今新增污水处理管网13687公里,超过“十二五”期间污水管网建设总数,其中今年来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41.5万吨、新增配套管网7738公里。目前,全省累计建成运营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0座,总设计处理规模2358万吨/日,累计建成管网60557公里。
在综合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方面,全省排查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65278家,关停22203家,整合搬迁8757家,升级改造6660家。深入推进畜禽污染治理,全省121个县(市、区)全部划定畜禽禁养区,禁养区内共关闭和搬迁养殖场4.98万个。广东强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完成14个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正开展7个市黑臭水体整治调研。
下一步,广东将继续聚力重点国考断面统筹推进流域治理,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总量控制,果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对新建管网划分排水单元,确保建成一段、验收一段、通水使用一段,加快补齐管网缺失地区的污水配套管网。加快开展黑臭水体和河涌综合整治,2019年年底各地级以上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