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江西省新余市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将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三条红线”指标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今年以来全市投入13.6亿元实施了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建设等59项水污染治理工程,目前已有41个项目完工,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以水环境整治为主的“保家行动”,全市共关停拆迁养殖场6979家、关停拆迁率达96%,仙女湖全区及其他环湖乡镇全部列为禁养区;全市333座水库、2293座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大力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制定了仙女湖湖心岛、傣家村、江口等断面水质整治工作方案,投入6300多万元对入湖龙须沟、苑坑河、新祉河、捡里江进行综合整治;完成了仙女湖和孔目江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防护工程,对生态环境部督察组发现4个问题按期清零,共清理第三水厂、第四水厂一级保护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面积3037平方米,清理取缔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排污口1个,二级保护区排污口5个,完成了孔目江(第四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均完成了勘标立界、标志设置和隔离防护工作。年底将建成狮子口备用水源地,明年将实现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一步确保全市人民饮水安全。大力实施城乡污水治理工程,大力推行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290座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管网807公里,实现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0%以上,目前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9座、配套管网140余公里。
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在加强城市周边景观坝工程、袁河抬水工程、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郊区及农村水环境生态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了仙女湖区城区防洪工程(界水江)、分宜县洋江镇防洪工程、分宜县洞村乡防洪工程、仙女湖区(观巢段)防洪工程、仙女湖区(欧里段)防洪工程、渝水区下村工业平台防洪工程、渝水区人和乡防洪工程,通过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措施,着力恢复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用水条件。
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市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实行了登记,纳入台账管理,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录入了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14个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审批,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审批完成,走在江西省省前列。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对饮用水源地排污口开展了重拳整治,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进行了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