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再一次陷入环保风暴。
近日,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对今年5—7月黑臭水体整治专项排查整改情况“回头看”。
在此前的督查中,西安被揭出重重问题,生态环境部发出的督办函措辞严厉:上报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弄虚作假、排查过程中作风不严不实、工作敷衍了事,并明确点名今年下半年要“重点检查”。
南都记者跟随第十四巡查组实地走访发现,5个月过去,自称已完成4条河道整治的西安,仍被发现污水直排、水质净化应急处理设施被虚置;对一些排污口的所谓“整改措施”竟是用沙袋临时封堵等问题。“西安市政府应该要着急了。”巡查组成员告诉南都,按照既定要求,今年底,包括西安在内的36个重点城市要实现“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的目标,而目前,西安的实际消除比例仅为33 .3%。接下来两个月,能否打赢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将成为西安的一项严峻考验。
自称“已完成整治”被查出治标不治本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
“这些黑臭水体,就在老百姓房前屋后,是群众关注度最高的环境问题之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被列入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之一。今年,住建部、环境部先后两次启动整治专项行动。
在上轮督查中,西安市自称“不存在黑臭水体”,这与实地督查结果有着很大出入。督查组根据群众举报等线索,在西安“揪”出了4条河流“黑臭”。
此轮巡查“回头看”的重要任务,即对上述黑臭水体整治进展情况进行一次“期中考”。
10月29日,南都记者跟随巡查组来到桃花潭公园,在公园入口处便发现一处非法排污口正在排放污水,河水浑浊不堪,污水和河水交汇处明显呈现出两种颜色,周围还散发着恶臭。
巡查组注意到,排污口附近有一处临时收集提升泵。但是,连续3天检查均发现,这台本应将污水收集至水质净化设施的水泵并未运行。巡查组沿着浐河检查时还发现,部分河道上水面漂浮有黑色的块状垃圾,河底乌黑。
在上轮督查中,督查组便指出水体黑臭的原因在于西安第三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造成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其后,西安市采取了调度补水、投入应急处置设备等整治措施,并通过水质监测和公众调查判定水体消除黑臭。“面子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根子上没有解决。”巡查组认为,第三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只要一下雨或高峰期,污水必然溢流。”西安市的整改措施,治标但不治本,黑臭现象容易反弹。
此外,巡查组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该河道的满意度仅为41.6%。从这个角度来说,整治工作并未完成。南都记者了解到,西安市上报完成整治4条黑臭水体,经核查目前基本完成整治2条,“上报黑臭水体整治进度与实际情况不符”,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进度整体滞后。
“我们小区的味道和养猪场一个味”
根据公众举报的线索,作进一步实地核查,也是此次巡查组的重要任务之一。南都记者了解到,巡查组收到的涉及皂河污水直排、水体黑臭的举报件数量,接近总举报量的一半。其中,西安市大寨路附近河段问题尤为集中。
“我们这个小区的味道和养猪场一个味,夏天都不敢开窗户。”在雁塔区华洲城小区,住户反映小区附近的第二污水处理厂露天晒污泥、雨天有大量绿色污水直接排入厂边的皂河。恶臭飘至小区,住户常年投诉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雁塔区有关部门人士告诉南都记者,造成小区内恶臭的原因是污水处理厂露天晒污泥和污水处理池未加盖所致,明年上半年新的污泥处理厂建成后,臭气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在皂河边,巡查组在现场检查中还发现,光天化日之下,一处排污口正在排放污水,河道边臭味强烈,附近河岸还有一处垃圾堆放点。
公众满意度是评判水体是否黑臭的主要根据。巡查组展开的公众民意调查结果显示,100份有效问卷中,认为皂河大寨路河段不黑不臭的仅有1人。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巡查组判定上述河段(雁塔区皂河科技西路至阿房一路段)为新增黑臭水体。南都记者了解到,专项核查期间,地方未上报的核查组新发现的黑臭水体,均按瞒报处理。
用沙袋临时封堵污水管 仍有污水溢流
按照此轮专项行动的既定要求,到今年底,包括西安在内的36个重点城市要实现“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
距离年底目标验收仅两个月,有地方选择“抄近路、走捷径”。南都记者随巡查组在西安也发现了一例典型现象。巡查组来到皂河第九污水处理厂下游实地核查时发现,一处排污口竟用沙袋被临时封堵住,透过沙袋的缝隙,仍有污水不断地溢流出来;还有的排污口虽已封堵,但被封堵的大管中又“伸”出了一根小管,污水从小管中溢出,河道的水体依旧是又黑又臭。
此前,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曾向媒体介绍,有的地方给黑臭水体“加盖”,把黑臭水体上面变成停车场等。
南都记者在西安也见证到了如此“奇葩治理”的现场:在上一轮督查中,皂河长安段第九污水处理厂以上河段黑臭严重,老百姓反映强烈,西安便于2016-2017年在河道上方铺设盖板。加盖河段由于截污不彻底等原因,污水直排造成水体重度黑臭。
但让巡查组感到惊讶的是,此次“回头看”,这段“加盖”河道并没有揭开盖板,河水也已干涸。在皂河其他河段,已经建成的盖板上还在紧锣密鼓地修路、建公园,丝毫未见拆除迹象。
对此,当地给出解释:该河段污染水体已经通过截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整改工作已经完成“既然水都没有了,揭盖也就没有意义了。”当地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河道加盖段已经没有黑臭水,还在盖板上进行了绿化,因此没有拆除盖板的必要。
但也有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事实上,“加盖”的做法与河道治理的目标格格不入,“在城中心有条清澈干净的河,让市民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为什么要去加盖而不是下决心把它治理好呢?”
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仅三成
完成年度目标难度大
巡查结果显示,西安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仅为33.33%,整治工作进度滞后。“要完成年底90%的目标,难度较大。”巡查组对南都记者表示,“西安市政府应该要着急了。”
在分析西安市整体情况时,有巡查人员指出,多条河道黑臭的根本原因在于局部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该问题在督查期间已提出,目前仍未彻底解决,巡查期间发现第三污水处理厂、第九污水处理厂等处理能力不足,存在污水溢流。”并建议,西安应加快推进部分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
此外,西安市黑臭水体整治还需加强上下游统筹治理。例如,皂河流经长安区、雁塔区、高新区等多个区,但各个区域治理不同步、不协调。直到巡查组离开,西安市仍没有拿出皂河全流域的整治方案。
西安并非个例。在此轮巡查开始前,36个重点城市整治完成平均为70%,尚有17个城市未完成治理目标。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巡查结束后,生态环境部将对问题突出、治理滞后的相关人民政府进行约谈;对问题特别突出、治理任务严重滞后的城市派驻工作组,确保今年36个重点城市达到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