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进入最佳的观鸟时期:在筼筜湖、杏林湾、张埭桥水库、浯溪等水域,时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鸟儿在嬉戏觅食,它们中,既有人们熟悉的白鹭,也有远道而来的鸬鹚、野鸭等候鸟,更有难得一见的“最美水鸟”紫水鸡……良禽择木而栖,越来越多的水鸟在厦门“安家”,印证出一个事实: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正不断得到优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工作来抓,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部署,加强控源截污、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系统开展水环境治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图,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老百姓眼前。
控源截污
推进管网建设 从源头“锁”住污水
傍晚时分,马銮湾畔,54岁的刘清源和老伴在家门口的小广场翩然起舞。不远处的新阳排洪渠,碧波荡漾、绿树依依。“这样的景观,在前几年是不敢想象的!”刘清源说,以前的新阳排洪渠,河道淤积、污水横流、恶臭难耐,“简直就是‘龙须沟’”。
水质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过去,新阳主排洪渠周围的村庄每天有2万多吨未经处理的排泄物和生活污水排入新阳主排洪渠,此外,农村养殖污水、工业污水也是“帮凶”。控源截污,成为整治新阳主排洪渠的“第一枪”。
市、区相关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力协作,全面完成生猪清退,梳理市政排水管网体系,开展流域片区内30公里管线的疏浚和沿线村庄污水治理、排口截污,排查工业企业污染源,杜绝工业企业污水进入市政管网等,从源头上“锁住”了污水。此后,新阳主排洪渠又经历了清淤、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如今,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阳主排洪渠水质明显改善并保持稳定,下游有鱼、白鹭等,逐步呈现出水清岸绿鱼游鸟飞的良好生态效果,沿岸步道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除了新阳主排洪渠外,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建设,2015年以来,改造问题排口40个,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岛外九大流域截污纳管改造工作也快速推进,各区通过建设污水管网、提升泵站等,将原本排入溪流的污水收集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完成254个自然村截污纳管改造。按照计划,2018-2020年,我市每年还将新建改造污水管网90公里以上。
扩容提标
强化污水处理 提高出水水质
浯溪流域位于翔安区马巷镇东南侧,东接翔安污水处理厂出水口,经蔡浦村东侧向西流入东坑湾,全长1.862公里。如今,走进浯溪湿地公园,一片清新舒畅的画面映入眼帘,清澈的溪水与周边水草交相映衬,周边居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在浯溪流域水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提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4月10日,翔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投入运行,扩建后处理规模由原来的2.5万吨/日提高至5万吨/日,大大提升了污水处理规模,避免超负荷运转而导致污水直排。为了进一步提升片区污水处理能力,扩容到10万吨/日项目前期工作也已启动。
2017年底,翔安污水处理厂出水提标改造完成,出水水质达到类地表四类水标准。达标尾水作为浯溪生态补水,可增强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修复自净能力,利用科技和生态手段复建健康、平衡、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近年来,市市政园林局、市政集团等抽调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人员,加快推进前埔、海沧、集美、同安、翔安、杏林、澳头、筼筜污水厂等8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并于2017年底全部实现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或优于一级A标准。
此外,相关单位还紧紧抓住“双千亿”工作的机遇,大力推进杏林、前埔、集美、同安、翔安等污水厂扩建项目,同时策划马銮湾再生水厂、迎宾再生水厂、西柯污水厂、航空北污水厂等一批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到2020年,全市计划实施污水厂新改扩、污水管网泵站工程30个,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有望从目前的91万吨/日提高到166万吨/日,中水回用率提高到20%以上。
系统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治理成果
我市坚持全系统、全流域、根本治理的原则,统筹推进城镇污水、农村农业污水和工业污水治理工作。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水环境治理中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对城市建成区雨水排放口收水范围内的建筑小区、道路等,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方式进行改造设计,确保从源头上解决雨污管道混接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径流污染。
在我市的各大溪流、湖泊等水域,岸边显着的地方,总能看到一块河长或湖长的公示牌,上面详细标明了河长联系人、河长职责、流域整治目标等相关信息。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今年又出台湖长制工作方案,实现湖长制与河长制的有机衔接、无缝融合。我市将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工作,严格按照治理时限要求,加强统筹谋划,调动各方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确保水体治理到位。河湖长制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消除了早先“多头治水”的弊端,使治水网络密而不漏,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部门、有专人负责。我市将水体整治考核结果与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挂钩,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作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确保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我市还将因地制宜对河湖沿岸进行生态化改造,在有条件的水体两岸打造休闲公园、慢行绿道或景观绿化项目,固化保障流域整治成果,充实生态系统建设,打造流域生态廊道,努力营造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持续打造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