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召开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调度会,全市11个涉及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任务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了工作进展汇报。据了解,合肥市计划于9月20日前完成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摸排工作,通过全面掌握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存在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提供依据。
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是修复农村水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安排,此次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对象是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2664条河渠、811座水库、9.5万口塘坝为基础的全部水体,做到应查尽查。
各地须开展好排查、识别、监测、分级等工作,做到全覆盖、不重不漏,最终上报结果执行“四联签”制度,即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由村、乡镇、县(区)、市政府负责人逐级签字上报;对排查未发现问题的,实行零报告制度,也要逐级签字上报。
据了解,合肥市环保局已进一步加强调度,加大推进力度,确保9月20日之前完成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摸排。长丰县已经行动,要求各乡镇(区)要切实担负起排查主体责任,对本辖区内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流、湖(库)、塘坝和未纳入管理的水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摸底工作指南》开展好排查、识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