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部日前表示,接下来将打好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为“当头炮”的五大标志性重大战役。4月19日,生态环境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介绍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时指出,接下来将打好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为“当头炮”的五大标志性重大战役,其他四大战役还包括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指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目标超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前已由“敌强我弱”的第一阶段进入“战略相持”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非常艰难困苦,而且空气质量还会受到温度、气象条件影响,特别是在气象条件不利的时候,空气质量状况就会有波动。”
而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张波称,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明确做出打好七场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其中,有五大战役“涉水”,又以黑臭水体整治为“当头炮”。
对于中国水环境治理的总体情况,张波评价称,虽然治理初步取得进展,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发展粗放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城镇和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面源污染控制尚未实现有效突破,流域水生态破坏比较普遍,水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年度水质目标完成压力很大。
张波指出,黑臭水体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顽疾”。截至2017年底,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平台共受理6400多条公众举报的信息,通过卫星遥感发现疑似黑臭水体327个。经过排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内共确认黑臭水体2100个,其中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排查确认黑臭水体681个,这就是黑臭攻坚战需要整治的对象。
“整治黑臭水体的最重要目标,是以整治为抓手,倒逼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张波称,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于4月12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5月,两部委将组织10个工作组对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首批8个省(区、市)开展专项督查。
工作组会在9月至10月间对交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巡查,约谈后依然整改不力,则纳入中央环保督察中。此外,本次专项行动将开放相应渠道,保证公众全程参与,“公众满意度是这次专项行动的首要标准。”张波说。
长江保护修护也在上述七大攻坚战之列。对于长江经济带排污口排查,专项工作目前依然由水利部牵头。张波称,过往多部门管理中,对入河排污口的理解、定义、统计口径不尽一致,导致排污口管理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排污口设置管理职权将由水利部转移至生态环境部。“我们将按照中央的改革部署,会同各兄弟部门落实转隶工作,尽快履职尽责。”张波透露。
对于同属七大攻坚战之一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计划仍待制定。张波认为,渤海海域半封闭,水体交换与自净能力比较差。粗放型产业结构、大规模填海造地、海水养殖、石油开采,以及海岸线附近区域的重大环境风险源都对治理带来挑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计划坚持陆海统筹,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会同各有关部门和环渤海三省一市抓紧制定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计划。
此外,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2017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和处罚情况的公告》,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违规排污,污水处理厂成为了污染源。张波特别对此作出回应。
“超标排放实际反映了处理厂运营、管理的不正常情况。建设难、运营难的背后,是地方财政有困难,地方债比较高,以及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他分析称。
张波指出,市政管理中,污水处理费与自来水费往往一起征收。一些地区从地下水自备水井中取水,居民“用了水之后,污水处理费收不上来,有些地方地下水的比例还很大,能占到一半左右。这就使得污水处理厂污水量上来了,但是污水处理费上不来,可想而知运营单位很难持续的支撑下去。”他说,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此外,一些工业企业出于历史原因留在了城市内,产生工业废水,按照最新《水污染防治法》规定,需要由该企业自行预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厂能够接纳的水平后再入网。“这里就有一个监督管理的问题。”张波解释道,环保部门需要按照相关的法规标准和委托处理合同来确定(入网)的浓度。由于工业企业不直接排污,而是通过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时常使责任关系变得比较复杂,“所以各地的环保部门一定要会同住建部门明晰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水厂的责任,按照委托处理合同所规定的数值和国家有关规定,严格依法监管;(地方政府)对污水厂的拨款应当按照水质水量拨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