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建设报政策研究中心推出的谁是你心目中的“中国特色海绵城市样板”投票活动正在进行中。我市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如范蠡湖实验初中片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南湖街道烟雨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南湖大道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府南花园三期、环城路、城东再生水厂及湿地公园等10个项目进入评选。
2015年4月,嘉兴市成为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16个城市之一以来,以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结合江南平原河网水乡城市特点,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 探索“六个一”的工作模式,突出“源头”治理和“绿色”治理,努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区116个试点项目,已完成109个,工程建设进入扫尾阶段。
嘉兴是长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水网密布,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降雨量大等特点。与此同时,受上游和本地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影响,嘉兴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嘉兴在进行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
这次进入评选的环城路位于老城区内,全长5.25公里,道路西侧紧挨着京杭运河、南侧紧邻红色教育基地“南湖”,是整个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块。2015年环城路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五水共治”为前提、LID雨水系统构建技术为手段,推进道路景观改造与更新,打造一个安全、生态、和谐、开放的花园式滨河绿地。在基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体征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工程改造进行景观重塑,是一条有效应对城市雨洪管理、合流制区域减少污水溢流的绿色海绵环,一条展现嘉兴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环、也是一条“海绵城市”技术科普展示、市民康体健身的五彩绿道环。
环城路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每年可以减少环城路及其周边区域雨水量约13万立方米进入污水厂处理,每年可节约处理费用约26万元。同时实现了水文状态的就地循环,生态效益明显。改造后,环城路排水管道标准大大提高,降低了内涝风险。
想要为嘉兴海绵城市加油的市民,关注政策研究中心,搜索谁是您心目中的“中国特色海绵城市样板”,就可以为家乡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