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谢岗镇委书记胡毅峰在镇党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谢岗镇要以海绵城市标准统领全镇所有建设工作,由政府带头实施水系调整、截污管网、河涌整治,湿地公园、道路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并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加入海绵城市标准,把谢岗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美丽小镇。
海绵城市建设是产城融合关键
海绵城市指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海绵城市建设并非“治水”、“堵水”,而是要与水为友,以水养人。因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修复自然是谢岗镇建设海绵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最终构建城市水文化,就是宜居城市的文化,或者形成一个新的乡愁,给未来一两百年留下“水的文化”。
会上,对内涝、城市水体黑臭和城市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提出,产城融合,城要先行,海绵城市建设是关键。
胡毅峰强调,海绵城市的建设要通过政府主引导、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的目标。第一,要在水安全的基础上杜绝城市内涝问题,建设一批生态湿地公园,提高环境品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生活乐趣;第二、在水生态上解决生态多样性降低的问题,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第三,在水环境上解决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建设净水工程,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第四、在水资源上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减轻城市水资源短缺压力;最后,要在水文化上做得到记得住乡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四大抓手推进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面改善。胡毅峰强调,谢岗镇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在观念转变、资金和时间层面不吝付出。这里涉及交通路网、湿地公园、治污治水等一系列建设内容,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发动多个行业的力量,全身心投入建设,是必由之路。
胡毅峰强调,谢岗镇要建立属于谢岗的、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从四方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源头减排,就是要因地制宜,落实各种治水治污措施,降低径流内污染物的携带量;第二,过程控制,就是要建设截污管网、规划湿地公园,采用调蓄、过程净化和优化管网输送等多种手段,对雨水的“量”和“质”进行控制;第三,系统治理,就是从城市排水流域整个系统着眼,从水系统的整体出发,加快微管网建设;第四、统筹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整体,时序、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要统筹把握、科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