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记者从政协第十五届九江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政协第十五届九江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九三学社九江市委提出了关于加强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目前,九江市海绵城市专项整体规划编制尚未启动,仅针对内涝问题编制了《九江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2015—2020年)》,还未通过九江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编制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已迫在眉睫。
九三学社九江市委建议尽快启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打造宜居宜游九江为目标,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划出试点片区、完善建设标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严格实施。在总体规划上加强用途管制。明确“三区”划好“四线”,从源头保护重要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系、绿地要素,减少对原有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水体,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修复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并注重科学和长远。例如综合管廊项目及城区排水防涝设施设计时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径流雨水行泄通道、低洼点、下沉式立交桥区域等易涝地段,充分考虑雨水入渗通道,与初期雨水收集池、雨水调蓄池等海绵城市设施结合,减轻地下管网排水压力。另外,南昌轨道交通总体规划或辐射九江,这就要求九江市在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合理使用,避免在未来出现地下空间开发与海绵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矛盾。
新启动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规划设计环节中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老城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等项目要提前做好科学规划,避免大拆大建,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加强规划部门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力度。选取有技术、人才优势设计院所,将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相结合,强化专业素质,转变规划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九江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子,为推进海绵城市进程提供规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