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浦东新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核验会议召开。核验工作组对列入市考范围的全区555条段城乡中小河道整治工作开展核验,一致同意列入市考范围的555条段浦东新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核验。这也标志着“2017年底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改善水环境”的既定目标已经实现。
核验工作组由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拆违办的代表组成。核验工作组察看了河道整治现场,检查了黑臭河道整治的相关台账资料,并听取了浦东新区的汇报。核验组一致认为,浦东新区列入本次核验范围的黑臭河道已完成控源截污、水利工程等整治任务,整治后的水质已经达标,公众满意度测评结果超过90%,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基本消除黑臭、改善水环境”的目标,同意浦东新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核验。
据了解,浦东新区河道整治任务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涉及全区各个街镇,大量黑臭河道集中在城中村、园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整治工作范围广、任务重、难度高。2016年11月市委召开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动员会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上下积极配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整治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工作准备扎实;黑臭河道排摸全面;河道两岸拆违有力;整治工程质量受控。浦东新区牢牢守住河道整治底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以排头兵、先行者的姿态,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高要求、最高水平”,坚决打好水环境治理这场攻坚战。
浦东新区纳入市考范围的河道共555条段、286.1公里。经过一年的整治攻坚,市考555条段河道整治工程已完工,同步打通断头浜146条段,实现了工程完工、水面积只增不减的目标。
水质达标方面,根据2017年12月水质监测数据,555条段河道水质全部达标。其中,浦东新区纳入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河道的黄潼港、北咸塘浜通过实施控源截污、河道水利工程、水生态修复等多种整治措施,自2017年4月开始至今均好于V类水质,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浦东新区以“组合拳”出击,铁腕治污,制定《浦东新区城乡中小河道整治标准》,明确城乡中小河道整治“截污、拆违、清障、疏浚、面洁、岸绿、水达标”15字标准;形成强化统一制度、强化工程管理、强化协同推进、强化攻坚拔点、强化跟踪监督和强化责任目标的“六个强化”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区城乡中小河道在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质达标。
此外,浦东新区还突破创新,开展分片包干,以外高桥、合庆、三林、川沙、周浦、南汇、空港、临港8个河道管理事务中心为基础,分8个区域建立8个推进小组,实施协同推进,通过专业评估,将指挥部办公室、街镇和各参建单位职责融为一体,补充完善、修正工作措施和办法,将河道综合整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快完成整治目标。同时,发动志愿者广泛参与,形成整治合力,促进河道长效管理,创建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治水”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