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光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带队现场调研新区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海绵城市建设PPP试点项目,并在新区五楼会议室召开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汇报会。
据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PPP试点项目是深圳市首个PPP项目,总投资15 .82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分为光明水质净化厂改扩建工程和管网工程。目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累计完成土建工程的三分之一,累计完成投资7500万元。包含长圳、玉律、将石西三个片区的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工程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实现管道铺设41 .4公里。由项目公司负责的管网普查及运营接管已全面完成,已移交各类管网达1043公里。
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汇报会上,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作了详细汇报。据介绍,2017年光明新区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市品质提升收效明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住房保障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智慧道路”建设提上日程,智慧型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邝兵对各部门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各部门要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为今后更有效推进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开展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大局出发,围绕民生需求,突出光明特色,立足自加压力,实现新区发展弯道超车。要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目标清晰,着力创新,借助信息化、新技术手段,提高发展质量。要“大兵团作战”,打赢交通大会战、土地整备攻坚战,完成“三线下地”工程,优化道路交通情况,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从养老、医疗、教育、环境等领域改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