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自治区河长制工作验收组来到我市,按照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2017年考核验收评分细则,通过听取工作汇报、验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我市2017年度河长制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我市河长制工作自开展以来,围绕“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形成了党政牵头、部门联动、县(市)区发力、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治水责任链。截至目前,我市共落实市级河长23名,县级河长192名,乡村河长372名,村级河长780名,河长制工作覆盖河湖245条。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已成为共识,各级河长认河、巡河、治河形成常态,各级河长责任层层压实到人,工作任务逐级落实到位。
同时,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水环境安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污水直排封堵、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工作,把水污染问题解决在岸上,解决在污染前。作为首府城市,我市以高标准严要求制定了《银川市全面推进河长制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争取2018年艾依河水质达到Ⅲ类水。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过程中,我市各县(市)区不断探索治水新方法。灵武市整合治水资金,开展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河湖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推广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乡村环境有了良好改观;永宁县、兴庆区试点开展沟道生物治理,筹措资金投放生物试剂,永二干沟、第二排水沟黑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贺兰县污水处理厂排放水直接进入人工湿地进行二次净化;金凤区、西夏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落实艾依河等河湖水系保洁责任,河湖卫生保洁做到了专业化、规范化。
此外,金凤区还创新巡河新模式,建立智慧金凤+河长制工作平台,研发了金凤区“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金凤区各河湖沟道基础数据、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等信息化、数字化。
考核组充分肯定了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我市积极整改、一以贯之、咬定目标不放松,将河长制工作不断推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