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盐城高新区潘黄街道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促进“河长”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该街道共有5条区级河道、33条镇级河道、42条村级河道,总长125千米,经过前几年的骨干河道整治和今年的非骨干河道整治,辖区内水环境已经焕然一新,初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常态化。
健全组织架构,建立考核机制。全面建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总河长,班子成员任镇级河长,派出所负责人任总警长,社区民警任镇级警长,各村(居)书记任村级河道河长的镇、村二级河长体系,实现了河道河长制全覆盖,制作“河长制”手册,明确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确保境内所有河道条条有人管、段段有人养、事事有人办、件件有落实。同时将“河长制”系列工作列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建立督查工作小组,定期对“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公示。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利用公示栏张贴宣传画,协调商家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安装公示牌,在街道范围对河道保护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居民自觉维护河道环境,做到不乱扔、乱抛、乱排、乱弃,增强广大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
创新河道管理,实现“一河一策”。对辖区内所有河道进行常态化保洁,组织人员清理河道,捞清水面漂浮物,清理倒树、笼网、套网,整治乱堆乱放,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户收集、街道村清运、集中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实现了日产日清。同时结合不同河道实际情况,进行细化、量化,制订“一河一策”行动指南,厘清问题、厘清目标、厘清任务、拿出措施,扎实推进“河长制”管理工作,强化全社会治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