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8时30分,萍乡市公园路段,因海绵体改造工程造成的拥堵还在持续。3个月来,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该路段的车流通常会排成长龙,却鲜有市民埋怨。长时间关注这一现象的萍乡学院英语系外教艾伦说:“这是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短痛’。工程完工后,市民真正能够从中获得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能够理解政府的行为。”
39岁的艾伦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地区。2015年9月10日,他通过网络招聘进入萍乡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萍乡学院,教授英语口语和写作。此前,他除了曾经在台湾地区工作和生活7年之外,并未涉足中国内地其他任何城市。刚到萍乡时,让这位在加拿大很少见到雨的“异乡人”十分苦恼的一件事,就是下雨天必须穿上“特殊的鞋”,以满足日常散步的需要。
2015年以来,萍乡市高位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一举让城市终于告别了夏季“看海”模式。萍乡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让艾伦看到了“中国内地城市正在积极改善城市面貌的努力”,“海绵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真正需要的东西,我很高兴能融入你们的生活,体验你们城市的进步!”艾伦伸出大拇指点赞。来自萍乡官方数据显示,萍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16年仅中心城区新上亿元以上项目已达到20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已连续两年在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考核中获得第一名,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正从“全国试点”走向“全国示范”。
艾伦透露,北美地区还没有海绵城市的概念,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甚至有些倒退,“富人区好一点,贫民区差一点,很不平衡”,“中国的政府有强烈的意愿来发展城市,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可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他平静地说:“我注意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你们的海绵城市,恰好做到了这一点,真了不起!”
喜欢慢生活的艾伦,现在对于萍乡情有独钟。“从城市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工作生活在萍乡,我很开心。中国人总是十分友好,我在萍乡,能切身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很真诚,城市也更美了。你看,我都在萍乡呆了两年了!”艾伦用力地挥舞双手,满脸喜悦。
萍乡学院外语系主任陈虹介绍说,艾伦是目前在该校任教最长的外籍教师,原本计划仅呆半年的他“决定留下来,暂不考虑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