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河长制在全国全面推广近一年,成效如何?如何不断创新
河长制在全国全面推广近一年,成效如何?如何不断创新
发布日期:2017/11/20 12:05:01



恩江是江西省永丰县第一大河流,实施河长制以来,水生态改善明显,成为人们钓鱼休闲的好去处。



浙江绍兴柯桥区华舍街道的河长公示牌,公示了河段的起点终点、整治目标、河长姓名和监督电话等信息。

 

  从江河源头到海滨湖畔,无论大江大河还是支流小河,都有了自己的健康守护责任人。河长制在全国全面推广已有近一年时间,进展情况如何?河长们是如何履职的?怎样打破部门和流域之间的壁垒,不断创新治水方式?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地区和专家


  自江苏无锡实施河长制取得成功后,河长制开始走向全国。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水利部部长陈雷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江河湖泊是流动的生命系统。河湖之病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解决河湖管理保护这个难题,必须实行“一把手”工程。各地要按照《意见》要求,抓紧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河长制责任体系。


  河长制改变治水模式


  河长制责任明确,使推责无弹性,追责无人替,履责变刚性,工作由虚变实,变“九龙治水”为“河长治水”


  “以前,环保不下河,水务不上岸,河流环境防治是一道难题。”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鸿志表示,河长制的实施,找到了打开困局的一把“金钥匙”,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河长再将责任层层分解到河段长,主要领导站到了河流防治责任的最前端,责任很明确,推责无弹性,追责无人替,履责变刚性,工作由虚变实,变“九龙治水”为“河长治水”。


  河湖水系是新老水问题体现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河湖治理、管理和保护,取得了显着效益,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些河流特别是北方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水环境承载底线,导致河道干涸、湖泊萎缩,生态功能明显下降;一些地区废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超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水环境状况堪忧;一些地方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河湖防洪、供水、生态等功能。解决这些问题,亟须大力推行河长制,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按照河长制要求,要在河段的醒目位置把河长的公示牌竖立出来,明确河长的管理范围,河流的起止范围,河流管护的目标任务和监督电话。“我国水务管理体制的优点是集中快速的决策、统一高效的组织,缺点是社会监督较弱、容易流于形式。而河长制引入信息公开、监督举报制度,大大强化了社会监督机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认为。


  20万名河长到位履职


  初步统计,全国共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约20万名,河长履职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


  目前,河北、山西等1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明确河长建立到乡级;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5个省份明确河长建立到村级。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共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不包括村级河长)约20万名;河长制办公室也相继成立,各省份均设置了河长制办公室,并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参加部门。全国约75%的市、县设置了河长制办公室。按此计划,中央确定的全面建立河长制目标有望提前半年实现。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祖雷鸣说,河长已经开始履职。不少地方的河长都进行了巡河,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等相关活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江西省开展“十大清河”行动,排查出损害河湖健康问题919个,已经整改销号754个;贵州省开展“百千万”清河行动,并且把清河行动的结果纳入河长制考核评估,河道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可以说,河长制实施后,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强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先行推行河长制的地区,取得了更为明显的成效。浙江省2013年底开始结合污水防治实行河长制,通过将近4年的努力,现在基本上消除了黑臭水体,并且提出今年底前要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福建省2014年开始推行河长制,现在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级,Ⅰ—Ⅲ类水占95%以上,其中Ⅰ、Ⅱ类的优质水占到50%。


  “水更清了,鱼虾多起来了,鸟儿飞回来了。”从小生长在河畔的江西省永丰县水南背村的程明辉说,他现在的爱好是一有闲暇就邀约好友到河边钓鱼、看白鹭。


  永丰县属赣江流域,2016年,永丰县启动实施河长制,将境内的81条河流、114座水库、804口山塘及9条干渠全部纳入河长制。结合实际,永丰县抓前端防控,做好“养水”文章,做到清水下山、净水入库;抓中端治理,做好“护水”文章;抓好末端处理,实施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做好“净水”文章。目前全县重要功能区水质和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破解河湖问题需综合施策


  全面推行河长制可以形成一体化管理体制,有助于强化流域约束,促进河湖问题综合施策、综合解决


  河长制带动了全民治水热潮。天津聘请河道社会监督员407名,带动全社会参与节水、护水。浙江涌现出一批“企业河长”“养殖户河长”“百姓河长”等民间河长。江苏推广政府购买服务,48%的河段实行了社会化管护。在广西永福、福建大田等地,河长制和保护水生态都写入了村规民约,通过聘请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村河长,河长制工作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参与。很多省份探索设立了“河道志愿者”“巾帼护水岗”“河道警长”“河小二”等,参与并监督河长制相关工作,成为社会参与河湖治理的生动写照。


  “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河湖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年积淀下来的,不是说中央文件一印发,河长制一建立,河湖管理中的问题就能全部马上解决掉了。”祖雷鸣说,对生态良好的河湖,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维护河湖生态功能;对生态恶化的河湖,要健全完善源头控制、水陆统筹、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治理和修复力度,尽快恢复河湖生态;对城市河湖,要划定管理保护范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连通城市水系,实现水清岸绿、环境优美;对农村河湖,要加强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和清洁小流域建设,狠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


  按照这个思路,缺水的天津着眼于“治”,各级河长走马上任,实现了河道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往年第一场雨,会把污水垃圾冲进海河,现在哪儿有问题立刻解决。”天津市水务局副巡视员梁宝双说。水网密布的上海则实行“一河一策”分类治水:对黑臭河道,加强截污治污、调活水体、修复生态;对城区河湖,突出预防保护,实现水清岸绿;对郊区河湖,推进河道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全面推行河长制涉及河流的上下游、干支流,如何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专家认为,河长制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并强化流域约束。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行联防联控。同时,要完善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在河长制工作中,流域管理机构承担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各地在编制“一河一策”方案时,对于跨市、县行政区的河湖,由市、县河长办分别编制本行政区“一河一策”方案,并由上一级河长办组织审核。


  记者了解到,加强断面监测、建立补偿机制也是避免“自扫门前雪”现象的有效举措。云南昆明滇池流域入滇池的36条河流中,已完成34条河道、59个监测断面的勘定,其中7条入滇池河道、15个断面的水质水量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上游不达标补偿下游,末端断面不达标向财政缴纳补偿金,今年4至6月份,试点河道流经的责任县区及园区累计缴纳生态补偿金526万元,区域河道保护责任意识得到强化。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北京精准治污背后,有这些“黑科技”支撑
从“海绵”到“韧性”:城市水系统如何化解
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7人
北京累计利用南水超111亿立方米
永定河(廊坊段)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美丽河湖
河北省河湖管理保护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
从“防水一哥”迈向“世界一流”——专访东
五部门联合印发海绵城市导则助力濮阳提升城
衡水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内蒙古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