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广州市河长办邀请,上海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唐建国等一行前来广州把脉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唐建国表示,在截污、控源措施到位后,水清就不再是“奢侈”的目标,在河底种植沉水植物有助于加强水体的抗污染能力,特别是车陂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定能够打造成流水潺潺、富有生气的河涌。
唐建国长期从事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是我国排水和水环境治理领域着名专家,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的主编。
在市河长办、市水务局、相关区住建水务系统及业主设计单位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唐建国一行对车陂涌、旺岗排洪渠、荔枝园排洪渠、欧阳支涌等几条典型的黑臭水体河涌进行了现场调研把脉,就截污形式、分流对策、控源措施、生态构建给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首先,截污纳管形式要结合实际。广州很多河涌两岸房屋密集,污水直接入河,是导致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其截污需要因地制宜,在房屋当前不能立即拆除的前提下,要采用一些简易收集措施收集污水,给下一步治水提供时间和空间。
源头雨污分流要持续推进。本市很多沿河小区、村舍、学校等内部雨污合流,末端截流会给市政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运行带来诸多问题,源头雨污分流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对策,但是源头雨污分流面广量大,要有恒心持续不断推进。结合源头雨污分流,在一些排水口采取就地应急处理进行消除黑臭,对提高水质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