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珠海市斗门区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并对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记者了解到,斗门区各级河长总人数达227名,占全市65%以上。
据了解,斗门区河网水系纵横交错,纳入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河流285条、山塘湖库37座,河流总长达625.87公里,河湖数量和长度占全市60%以上,是全市全面推进河长制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斗门区是我市较早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的先行地区,2014年启动“河长制”落实工作,对46条重点河涌制定河长名单,共设立河长责任制公示牌48块,明确实施“一河一长”、“一河一档”和“一河一策”河长管理制度,2017年以来相继出台围内河冲管理、水浮莲清理处置、河道滩涂管理等一系列汲河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镇等部门责任,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7月,斗门区委区政府正式印发出台《斗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构建区、镇、村、自然村四级河长体系,对辖区内的12条外江河流、273条围内河涌和37座山塘湖库分别设立17名区级河长、86名镇级河长、124名村级河长,各级河长总人数达227名,占全市65%以上。
在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方面,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斗门区须于2017年底完成7条黑臭水体整治,消除黑臭现象。至今,斗门区已完成了7条河涌PPP水生态修复项目的招标工作,其中,五福涌、合禾涌整治工程于9月4日率先进场施工,其余5条河涌也将于近期进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