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四川达州市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
四川达州市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
发布日期:2017/9/7 12:36:37

  达州市境内河流纵横切割,溪河密布,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达到100多条,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今年以来,达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与水相关的河长制工作、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排查等重要领域工作,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


  全面推行河长制


  达州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河流湖泊管理不好,不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还会造成水污染,影响群众生活,破坏生态环境。我市全力以赴推行河长制,就是要让每一条河都有人管理,从制度上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目前,我市已完成108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长及河段长设置工作,确定了16名市级河长、152名县级河长和441名乡级河(段)长。市委书记包惠,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在担任市级总河长的同时,还分别担任渠江达州段、巴河达州段河长。


  与之同时,全市还设立了河长公示牌1100余块。在渠江、巴河等8条主要河流设立市级双河长,并完成第一轮巡河工作,责令限期整改问题31个。编制完成渠江、巴河达州段“一河一策”河湖保护方案。


  今年以来,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再上台阶。为严格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全市完成了32个重点水功能区设碑立牌工作,依法取缔污染点源6处,确保达州城区饮用水源地安全。


  达州市还切实保护河道生态,在万源市、宣汉县和达州市主城区全部实行禁止采砂,其余县(区)对危及防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河段实行限制采砂。强化水行政执法,2014年以来,查处水事案件77起,调解水事纠纷246起。


  立法保护饮用水源


  时值盛夏,罗江镇饮用水源库区内的水面上,打捞队的成员们开着船,正在清理着不时飘来的垃圾,竖立在远处山坡上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红色标识时刻提醒着这是达城市民的饮用水源。


  达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目前共301个,其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个,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91个;地表水水源地176个,地下水水源地125个。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还存在违章建筑、水质超标现象、监管缺位现象严重。


  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饮用水刻不容缓,2017年7月1日,我市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达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开创了达州市地方实体立法工作的先河,更开启了饮用水源保护的征程。


  据悉,《条例》管理范围涵盖了城市与农村、地表与地下、河流与湖泊等类型。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职能职责,加大了处罚力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已有明确规定的禁止性条款不再重复,只保留了法律责任中相对应的条款,同时结合达州市实际情况,增加了“禁止投放暂存鱼、电鱼、炸鱼、毒鱼等污染饮用水水体的行为”等规定。


  综合治理州河环境


  达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州河在通川区境内,北至达万高速罗江大桥,南至达营高速州河桥,在主城区穿城而过,全长约36公里。


  几天前,作为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性工程的塔沱液压升降坝进行了机械调试及蓄水调试,为正在开展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注入了活力。


  在塔沱液压升降坝工程现场,一排排巨大的液压闸门升起,流淌的州河河水瞬间止住了脚步,坝内水位缓缓上升,原本裸露在外的河床慢慢被河水覆盖,碧波荡漾的平湖风光呈现。特别是,液压升降坝可使枯水期的南门口水位抬高2米左右。液压坝建成后,上游河段将变为小库区,河段水位抬高,水体增大,水位更加稳定,有利于产粘性卵的鱼类繁殖,增加鱼类产量。


  据悉,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使州河城区滨水景观大幅改善,水环境根本好转,水文化蓬勃发展,通过对水、岸、堤、路、景、管网的建设和综合治理,使州河成为迷人的城市风景线。


  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还将对州河进行生态修复,州河两岸将进行植树造林、建人工湿地、构建水景观的同时,两岸的自然植被也将被充分保留和利用。生态修复完后的州河,将是达州民众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也是提升达州城市形象的亮丽景观。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古人用这样的诗句表达情感,也向后世之人传递着同饮一江水,唇齿相依,需共同保护水资源的寓意。


  不仅仅是州河,渠江、巴河、前河、中河、后河、明月江……它们流经达州,它们是达州的母亲河,更是嘉陵江、长江的上游,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它,保护这赖以生存的河流。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北京精准治污背后,有这些“黑科技”支撑
从“海绵”到“韧性”:城市水系统如何化解
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7人
北京累计利用南水超111亿立方米
永定河(廊坊段)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美丽河湖
河北省河湖管理保护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
从“防水一哥”迈向“世界一流”——专访东
五部门联合印发海绵城市导则助力濮阳提升城
衡水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内蒙古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