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蚌埠启动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蚌埠启动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发布日期:2017/9/6 11:18:06

  初秋时节,淮河两岸一片生机勃勃,满眼苍翠。于游人,这里美景尽收;于蚌埠,“绿肺”跃动强劲,鸟儿婉转,空气在此吐故纳新。


  9月2日清晨,上河时代小区不远处的滨河景观带上,杜宏正在打太极拳,旁边的几株紫薇上,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自淮河北岸滨河景观带一期工程建成后,来淮河岸边休闲的人越来越多,杜宏也常来到这里晨练,“环境好,离家近,方便!”


  “水雁衔芦叶,沙鸥隐荻苗。”这是唐代诗人李峤在《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中,对淮河水乡生态的描述。如今通过综合治理,这样的美景正在淮畔重现。  蚌埠水源地,如何实现人水共生?


  种树木 增设施


  打造淮畔生态链


  行走在淮河南圈堤上,淮水东流,银杏、香樟、桂花、樱花、石楠等植物散布两边,体育公园、休闲亭廊、成片的绿地,一群年轻的小伙子在篮球场上挥汗,揣着收音机的老大爷嘴里哼着小曲、在大堤上悠闲地遛着弯……


  “每天傍晚吃过饭,都要和老伴一起来这走一走。”去年退休的市民赵大爷,家住淮河南岸附近,他说,淮河圈堤已经成为他休闲的首选地。


  看到眼前的美景,您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昔日的淮河边,有人私自开垦出一片片菜园子,甚至用粪便施肥,在圈堤上散步都能闻到臭味。


  2013年年底,蚌埠市正式启动淮河城市圈堤沿河滩地整治工程,工程涉及朝阳路淮河公路桥西300米至龙子湖口之间共5.8公里沿河滩地。水利部门清理了近700亩菜地和多处违章搭建,并在淮河两岸外滩地上建起了防浪林台,建成后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随着堤外滩地内的环境优化,前来锻炼的市民越来越多。蚌埠市在整治堤外滩地时,就考虑到市民健身锻炼的需求,规划建设了多处篮球场、沙滩足球场和健身场所。


  就在同一年,淮畔的又一生态景观工程——淮河北岸沿淮滨河景观带一期项目启动建设。整个“生态公园”,依照原有地形地貌,成带状分布,最宽处逾百米,狭窄处不过二十米,在绵延的绿色景观中,设有文化体验区、运动游戏区、休闲公园区、儿童乐园嬉戏区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市民营造出一处生态滨河休闲公园。


  抓生态 护环境


  要美丽更要生态


  9月5日傍晚,解放路淮河大桥下,骑行爱好者孙伟涛和“小伙伴”们一起,朝着滨河北岸景观带的绿道进发。“说好了,还是9公里,一个来回。”孙伟涛和队友们说完,挥手和记者道别。


  常去淮河北岸景观带的市民一定了解,4.5公里蜿蜒绿道贯穿着整个一期景观工程,将自然景观、绿化设施和休闲场地融为一体。闲暇时,约上三五好友,骑上自行车,“徜徉”在绿道上,可以尽情体会“慢生活”的悠然自得。


  “绿道工程不仅是贯穿城乡的‘慢行系统’,更为市民提供了‘慢生活’的空间,沿途有美丽的花木、山水,休闲服务设施。”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穿行在蜿蜒的绿道中,记者发现,绿道是禁止机动车通行的,并根据区域分设了不同的出入口,将景观带内的风景串联起来,市民可以用漫步或骑行的方式游览各个景点。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沙启震告诉记者,景观带内网状分布的绿道最窄处约3米宽,宽处可达6米,既是独具风味的城乡风情绿廊,同时也是市民的健康运动通道。


  未来,淮河沿线的生态绿道还将延伸。据了解,按照《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蚌埠市绿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绿道建设总长约200公里,包括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等,构建内外双层的绿道网,外围以淮河、北淝河、天河等为核心,利用已有的水系廊道、道路绿化廊道、生态隔离带连接市域主要生态、人文景观节点,并与周边城市相关生态、景观连接。


  淮河及周边的变化还在继续。


  作为淮河北岸滨河景观建设项目的二期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启动建设。


  9月4日13时许,淮河北岸圈堤沿河滩地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姜伟正在巡查湿地水草及有关情况。“现在仍在汛期,有些工程还不能施工建设。”


  该工程长约4.4公里,从朝阳路桥向上游100米至解放路桥向下游100米的淮河滩地,约155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时将多栽种树木,主打‘生态牌’。”市园林管理局局长赵超介绍,工程将以栽植乡土植物为主,并种植落羽杉、水杉、垂柳、广玉兰、香樟、女贞、紫薇等,实现植物多样化,尽量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建成后将为百姓提供集休闲、游憩、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氧吧”。


  记者了解到,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将保留利用现状防浪林的植被资源和滩地资源,努力实现“尊重自然、服务于人”的目标。同时,减少人为干预,打造自我生长的复合型滨水绿带,实现场地景观性、参与性、地标性的有机融合。工程建设时将考虑建设健身、休憩、景观道路等设施,并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方便市民更加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多举措 促文明


  生态保护蔚然成风


  淮河,作为蚌埠的母亲河,通过近几年来的精心打造,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生态风景线。市民沿着大坝散步,或在圈堤公园里打打球、健健身,都是不错的享受。作为本地市民,如有外地亲友来到蚌埠,一般都很自豪地带他们去淮河边上看一看。


  市民周美凤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去年,她开始记录自己的跑步路程,一年下来跑了2000多公里。“起初抱着减肥目的跑步,现在根本停不下来,很多地方都想去跑,很多风景都想去看。她说,张公山公园、龙子湖公园、市民广场、淮河圈堤等都留下她的足迹。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周美凤说,她家住船厂附近,晴好天气里,她都会拉着老公去淮河圈堤上跑一跑。“那儿视野开阔,满眼都是绿色,觉得空气中都是‘小清新’的味道。”


  周美凤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她跑步时发现淮河南岸的圈堤上,占道经营比较严重。


  近日,记者行走在淮河南圈堤,并未发现有占道经营的现象,道路上没有垃圾,现场,有几位身穿黄色衣服的人员正在拿着扫把等工具清扫路面。这是何故?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市民。


  家住唐家花园小区的王大爷,只要天气好,每天清晨他都会上淮河南圈堤锻炼,“每天早上跑一跑,笑着活到老。”老人告诉记者,他在这一片住了好几年,以前淮河圈堤上摆摊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这种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环境保护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更不是仅仅依靠政府就能解决。水环境治理,需要合力联动,更需要全面、全民、全力去努力。在市创城办等多部门的联动下,蚌埠市对淮河圈堤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持续的专项督查和整治,并对商贩进行了文明疏导,切实保护淮河及沿岸环境优美。


  “这么美的环境,谁忍心去破坏呢?”市民张文静说,滨河景观带、体育公园……近年来,淮河越来越靓丽。只有我们提高了文明素养,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精心呵护我们的母亲河,淮河景观带才会更加美丽。


  果园社区的志愿者老崔和小陈通过在职党员QQ群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今年以来,几乎每个周末,淮河景观带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栽种树木、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用心维护着淮畔的生态环境。


  淮河景观带风景如画,街头游园让人赏心悦目……这些都让居民们看到可喜的变化,伸手点赞,大家也更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文明之风正在珠城大地蔚然成风。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北京精准治污背后,有这些“黑科技”支撑
从“海绵”到“韧性”:城市水系统如何化解
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7人
北京累计利用南水超111亿立方米
永定河(廊坊段)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美丽河湖
河北省河湖管理保护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
从“防水一哥”迈向“世界一流”——专访东
五部门联合印发海绵城市导则助力濮阳提升城
衡水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内蒙古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