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治水,是我市在全省的首创之举。如何发挥好河长主体责任,做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我市各地创新举措,利用互联网,开发手机端智慧治水系统,督促河长履职,提升治水效率。
上午,秀洲区新塍镇红眼睛港镇级河长纽金海,巡查完河道后,打开了“秀洲智慧河道”手机客户端,填写巡河记录。这个手机软件带有定位功能,可以消除河长没到现场,随意填写巡河记录的可能性。同时,河长通过软件反映的河道问题,后台系统也会第一时间发送给相关职能部门。
互联网+河长制,督促河长和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治水成效事半功倍。目前,红眼睛港水质从年初的劣五类提升到了四类,并且在持续好转。现在,秀洲区1342名各级河长,都已经安装使用“秀洲智慧河道”手机客户端。下一步,该软件还将进一步升级,提升河长治水效率。
据了解,海宁、桐乡等地也已开发使用智慧治水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完善河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