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河调蓄池、锦绣大道调蓄池……一批调蓄设施新开工建设,新站区少荃湖片区海绵城市工程、瑶海湾湿地公园及初期雨水截流工程、王咀湖……一批生态湿地工程正在加快前期工作。”8月9日,在合肥市政协主席督办提案暨“加快合肥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题协商会上,市城乡建委等8部门负责人在提案办理回应中表示,将坚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项目化,努力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合肥经验。
海绵城市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新型城市发展方式。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丁志松、潘晓祥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快合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提案,市政协主席杨思松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主席督办提案。
为学习全国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合肥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动提案办理,5月中旬,杨思松率提案调研组成员就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分别赴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市福州、厦门和重庆进行学习考察,对三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创新做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综合提案相关建议,形成调研考察报告。
市政协主席杨思松,市政府副市长宁波参加协商会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王贤泰参加督办活动并主持协商会。市政协秘书长袁文长等参加督办活动。督办活动中,杨思松一行先后来到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新蚌埠路精品道路改造现场,具体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并参观了少荃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展板。
督办协商会上,宁波表示,将认真吸纳政协委员建议,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和巢湖综合治理等融合起来,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坚持重点案例引领,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真正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杨思松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特别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论述,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目标思路越来越清晰,项目建设有亮点。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大湖名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合力,每年排出工作计划,扎实推进方案实施;进一步把握重点环节,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明确方法步骤,抓好城市新区、老城区、房建、初期雨水收集等分类推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结合起来宣传。市政协将继续为海绵城市建设建言献策、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