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河北率先试点水资源税改革一年多 费改税破解水困局
河北率先试点水资源税改革一年多 费改税破解水困局
发布日期:2017/8/16 11:22:05

  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更是重要改革方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部署开展了系列重大改革试点,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了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近日,记者对河北省部分列入国家层面的改革试点探索、创新实践进行深入调研。今日起,本报陆续刊发来自改革试点的报道,敬请关注。


  河北,是一个用水大省。


  每年,全省用水总量达180亿立方米以上。河北省用全国0.7%的水资源,生产了全国5.6%的粮食,养育了全国5.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3%的国内生产总值。


  河北,又是一个缺水大省。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大江大河过境的省份,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左右。


  唱好“改革戏”,破解“水困局”。为推动科学用水,河北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水资源费改税试点。2016年7月1日,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开始实施,8月1日开出全国第一张水资源税税票。


  一年多过去了,这一改革效果如何?近日,笔者进行了调查。


  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撬动税收杠杆,推动企业求变


  每立方米水的成本由2.8元猛增到了30元。当听到这一消息时,时任廊坊三河华堂圆方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彤曾一度十分苦恼。华堂圆方公司经营着一家拥有18洞的高尔夫球场。


  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高高耗水行业和特种行业的税额标准。仅此一项,就让该公司高尔夫球场每年用水的成本增加了500多万元。


  水资源税改革后,普通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限额内用水、非超采区企业正常用水等所产生的负担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对特种行业纳税人在严重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等情况,从高设定了税率,提高了其负担水平。


  “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是河北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倒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难得契机,对破解我省水资源短缺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省水利专家刘克岩表示。


  “改革主要是为了破解水资源稀缺与浪费并存的痼疾,其调控意义大于财政意义。”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杰刚认为,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用水需求,可以倒逼企业加大投入,积极采取节水措施,主动转变用水方式,最终维护的是全省水生态安全。


  去年以来,华堂圆方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对球场的雨水收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全方位做好防渗处理,并新建了一处人工湖。目前,该公司的3个蓄水人工湖蓄水总量达20万立方米,可满足球场近一年的使用。


  改革,让更多的用水大户开始注重节水。


  根据河北省对526家相关企业问卷调查显示,25.1%的企业在改革试点后增加了新的节水设施,30.42%的企业计划新增节水设备投资。企业节水意识及水资源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税收杠杆,撬动了用水量的变化。2016年,全省用水总量比2015年减少4.6亿立方米,每百万元工业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456.32立方米,同比降低7%。


  改“软约束”为“硬手段”——利用税收刚性手段,有效调节用水需求


  8月10日16时许,在元氏县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监控室的电脑屏幕上,笔者看到,该公司安装的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正对企业的地下水取水进行着准确、实时的计量。而在此前,该公司使用的机械水表,存在取水量核定不准确、数据传递滞后等问题。


  改革试点实施后,诚信公司按要求安装了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用水量数据的及时、稳定、精准计量。地税与水利部门还可实时监控企业用水动态。


  改革试点以后,取水行为由缴费模式转为缴税模式。费与税,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差距巨大。相对于水资源费,水资源税的严肃性、权威性更强,纳税遵从度更高。实施水资源税改革,可以利用税收的刚性手段,有效调节用水需求。


  “以前不缴纳水资源费是违规,现在不缴纳水资源税就是违法。违规的事咱不干,违法的事就更不能干。”唐山港陆钢铁公司办公室主任李金忠表示。


  最近,港陆公司正与相关企业接洽,对生产设备升级改造,进一步减少对水的消耗,同时将投入600多万元更换超滤膜等现有污水处理设备。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补发取水许可证4300余套,实现在线自动监测地下水取水口4655个、地表水取水口61个,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


  变“超采地下水”为“多用地表水”——差别化税率,倒逼用户减少取用地下水


  每年用水量达1000多万立方米,却一分钱的水资源税税金都不用缴纳。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为节约用水,河钢唐钢公司将水井全部关闭,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工业水源全部取自城市中水。现在,公司每年节约新水1460万立方米,水综合利用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资源税改革后,河钢唐钢公司享受到了免征水资源税的优惠政策,成为一家非水资源税纳税企业。公司每年可免缴水资源税3000多万元,收获了不小的节水红利。


  抑制地下水超采,是水资源税改革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正因如此,河钢唐钢公司采取了将水井全部关闭的措施。


  改革试点开始实施后,河北省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平均税负差达4倍左右。地下水又分非超采区、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税率是非超采区的2至3倍,是地表水的8至12倍。通过差别化税率,引导企业调整用水结构,少用稀缺的地下水,尽量使用地表水。


  为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开始调整用水结构。


  处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唐山三友集团,改革后,用水接入了公共管网,地下水用量比重从改革前的60%降到改革后的8.7%;三河市的洗浴行业,已全部改为使用自来水,不再抽取地下水。


  差别化税率抑制地下水超采的作用开始显现。2016年,全省地下取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71.37%降至68.87%。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正在破解河北的“水困局”。日前,国家评估组对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进行了评估。评估组认定,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进展顺利,达到试点预期目标,成效显着,具有可推广性。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北京精准治污背后,有这些“黑科技”支撑
从“海绵”到“韧性”:城市水系统如何化解
杭州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调查情况:7人
北京累计利用南水超111亿立方米
永定河(廊坊段)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美丽河湖
河北省河湖管理保护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发
从“防水一哥”迈向“世界一流”——专访东
五部门联合印发海绵城市导则助力濮阳提升城
衡水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内蒙古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