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记者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部门获悉,为了缓解季节性水资源降雨不均等问题,经开区探索性地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确保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主体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竣工投入使用。今年经开区计划实施23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目前,19项城建工程已经开工。
据悉,2017年,经开区确定实施包括综合治水、完善排水管网、绿化工程等23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任务为1.6平方公里(2400亩)。今年,该区大社区建设、学校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多为政府主导实施,城市综合体占比较大的特点,重点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易涝点改造;同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打造局部工程亮点,推进沙王河水生态系统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利用湿地技术修复水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根据沙王沟的特点,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池塘、透水广场等海绵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利用人工湿地及透水铺装等方式,经过绿地渗透、滞留、蓄存、过滤一部分补给地下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美化城市环境。 创新推出“海绵+”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点赞。以问题为导向,以老百姓需求为基础,结合停车场改造、环境综合提升等内容,开展“海绵+”形式的老旧小区改造。邮电小区和三水厂宿舍正在铺设透水停车场,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已有19项工程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3%。其中,崇德六大道道路绿化工程、尚德五大道德州齿轮有限公司厂区南侧段绿化工程、晶华北道路绿化施工工程、规划5号线路灯安装及绿化工程、353省道排水工程等5项工程已建设完成。
“通过一年的探索,经开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正在有序开展。下一步,将以海绵城市理念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要求,通过“灰、绿、蓝”技术措施,构筑“点、线、网”工程体系,到2020年,完成建成区面积25%的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减少易淹易涝灾害发生。”城乡住房和建设管理部分管副部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