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海淀区召开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主任会议,听取关于海淀区黑臭水体治理有关情况的报告。海淀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刘长利、王鲁豫、臧桂武、杨莉、刘佩金参加会议,副区长吴计亮列席会议。
海淀区水务局就海淀区黑臭水体治理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报。经市水务局认定,海淀区黑臭水体涉及7条河段,分别分布在北沙河、南沙河、宏丰渠、五一渠、团结渠、团结渠支渠和崔家窑水库,其中北沙河和南沙河为轻度黑臭级别,其余5处为重度黑臭级别。按照“一河一策”的工作原则,针对7处黑臭水体,海淀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2017年,海淀区将把直排进河道的污水全部截掉,按照市级要求,在评估合格后,将黑臭水体全部销号。此外,海淀区全面启动水系统生态治理工作,通过实施南沙河流域水系循环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雨水湿地建设,稳步推进北部地区水系生态治理;通过建设“三山五园”片区水系循环,建设圆明园地区水系循环,实施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雨水湿地建设,全面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长利详细询问了黑臭水体的治理进度,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刘长利指出,对于海淀区黑臭水体的治理,要拿出治污和治水相结合的方案,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治理思路;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加大执法力度,丰富执法模式。
会议还研究确定了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活动的相关事项,讨论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海淀区2016年财政决策(草案)的报告》《海淀区2016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