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城区水质,今年苏州将启动清水工程。昨天,国内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近年来,苏州通过河道清淤和实施“自流活水”工程,河道水质主要指标从2011年之前的劣五类,提升到现在常年保持在三类水左右,整体消除了黑臭现象。不过,水体透明度、感官度等还与百姓诉求存在差距。
为此,苏州将启动清水工程,对东至金鸡湖,西、南至运河,北至沪宁高速,总面积约一百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方案主要包括控源截污、活水扩面、清淤贯通、生态净水、长效管理等五部分,其中重点是在城北西塘河、阳澄湖等城区两大来水通道上建设去污工程,降低河水浊度、色度和藻类密度,从源头上提高入城水体的水质。清水工程初步规划总投资约26.4亿元,力争用两到三年的努力,实现城市中心区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听取方案汇报后,国内相关专家对苏州清水工程的目标、可行性等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苏州城市特点提出了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建议,采取物理分离的方法为主,少投加化学药剂。
王超院士表示,以苏州复杂的河网,能把水做成清澈见底的话,将为全国治理城市河流提供依据和借鉴。
副市长蒋来清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