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务局局长金树东昨天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中透露,今夏用水高峰前,通州城区的总供水能力可达每日35.5万立方米,居民将喝上丰沛的自来水;今年内通州将完成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曾被比喻为“牛奶河”的萧太后河今年上半年将完成治理;本市河长如果考核不过关将会被问责。
供水增至每天35.5万立方米
金树东介绍说,通州城区目前供水能力为每日12.5万立方米;为彻底解决城市副中心供水紧张的问题,市水务局计划建第二条供水通道,这条管线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向通州供水,达到每日3万立方米;同时,南水北调通州支线已基本建成,通州水厂正在运行调试,预计今夏用水高峰期之前能投入使用,水厂一期规模为每日20万立方米。这样一加和,今年夏季用水高峰前,通州城区的总供水能力可达到每日35.5万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用水需求。
关于通州区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金树东坦言:“作为水务局长,我觉得心情很沉重。”他说,这两年水务局在逐步改善这种状况,一是增加水压,二是增加供水量。“我可以确切地保证,通州区今年夏天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今年治理53条段黑臭水体
通州区地处九河下梢,大小河流有103条,是很多条河流的下游。金树东说,城市副中心的水环境建设已全面展开,全域划分为“两带六片区”,实行分区治理项目打包运营,吸引社会资本132亿元。目前已完成建设主体招投标,正抓紧方案设计及前期相关手续办理。
对于通州的黑臭水体,金树东介绍,通州已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制定治理方案,治理任务已经分到了各乡镇。2017年内,通州区将完成已公布的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萧太后河上半年告别污染
过去,被称为“牛奶河”的萧太后河时时泛着臭味儿出现在媒体上。金树东说,萧太后河是连接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排水通道,近年来每天约有6万吨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河道污染严重,河水呈乳白色。
近两年来,水务部门都在花大力气治理这条河——拆除河道两岸上百万平方米的低端产业,疏解2.5万人,沿河铺设十余公里污水管线,维修改建水闸和桥梁,开展水体循环和生态治理。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萧太后河朝阳段将实现治污;通州段则从2015年起开工建设,目前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线、河道清淤已基本完成,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实施,预计2017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届时,萧太后河将彻底告别脏乱差,实现水清岸绿。
河长考核不过关将被问责
去年底,“河长制”正式推行建立,北京市、区和街乡镇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全市范围内确定了406位河长。金树东表示,今年将逐条河细化河湖环境的管理责任并分解任务,从治河、管护、考核、监督上建立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协同机制。水务部门将加大对河长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河长如果考核不过关,将被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