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是上海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未来愿景。环城绿带作为本市最大的生态工程之一,在近两年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也将海绵城市的理念逐步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植物需要饮水、土壤需要蓄水等等,“海绵城市”的概念对环城绿带来说的确变得尤为重要。
今年,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组织实施的“丰翔路绿道”项目就充分考虑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引入,为了能做到下雨时绿道路面不积水,把雨水尽快渗入泥土予以保留储存,并始终保持路面干燥,给游人提供更佳的步行和骑行的环境,中心在道路施工中对混凝土作了透水、透气等工艺的处理,虽然增加了不少施工环节和成本,但从“环城绿道”的建设理念上来讲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这些尝试和积累,将为“十三五”期间环城绿带112公里的海绵式“绿道”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