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江大道旁横江村。昨日下午,挖掘机在清理河道里的淤泥。
融资5 .3亿,滨江新区(棠下镇)大手笔投入黑臭水体整治。昨日下午,蓬江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棠下镇横江村召开,区长李欣立出席。横江村养殖场的拆除以及河涌黑臭水体整治正在进行中,效果可佳将推行至整个棠下镇。据悉,今年年底前,完成滨江新区(棠下镇)禁养区全部养殖场和限养区大部分养殖场搬迁清拆工作。
现场
区长查看河涌整治情况
沿着滨江大道从蓬江往鹤山方向,走约8公里,就到了位于滨江大道旁的横江村。昨日下午3时许,村里沿路而设的养殖(猪)场已空无一物,周边的挖掘机正在作业,将水泥砌成的猪栏一一铲除。不远处的东边河,河水已被排出,挖掘机正将河道里的淤泥挖出。
与此同时,蓬江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此召开。蓬江区黑臭水体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蓬江区6个镇街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6个镇街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书记、主任共约150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
蓬江区区长李欣立亦到了现场,他和大部队一起,先观摩了横江村猪场拆除,再查看横江村河涌现状。横江村是滨江新区(棠下镇)黑臭水体整治的一个示范点,其方法将直接推行至全滨江新区甚至蓬江区。
融资
棠下欲拿5 .3亿补偿清拆
黑臭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垃圾污染三个方面,而横江村正是受到养殖污染严重的代表。作为传统农业村,横江村已经被规划至滨江新区中心区域,其不断扩大的养殖规模以及无处理的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在养猪场拆除现场,滨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棠下镇委副书记刘少龙介绍到,横江村生猪养殖规模巨大,生猪养殖场共541个,仅生猪存栏量就达5万余头,日常大量猪粪便和养殖生产污水直排天沙河河涌,臭气熏天,严重污染周边水体和空气。本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广东,关于“横江村全村没有下水道,河流被严重污染”的投诉,转交至了滨江新区(棠下镇),这也促使横江村加大对黑臭水体的整治力度。
实际上,自从今年8月,整治就已经开始。刘少龙介绍,目前横江村的生猪存栏量已经锐减至1.5万头。按照计划,滨江新区(棠下镇)将于12月底前完成禁养区全部养殖场和限养区大部分养殖场搬迁清拆工作;至明年年中限养区也要完成搬迁,相关畜禽养殖场也将完善审批手续。而此前,审批手续不完善的养殖场有近9成。
在推进会现场,刘少龙介绍了滨江新区(棠下镇)的养殖情况,全镇禁养区生猪养殖场有2141个,限养区1070个。为保证及时拆除,滨江新区(棠下镇)对准时自行清拆的养猪场给予270元/平方米的奖励,禽鸟养殖场按清拆面积给予砖瓦结构的80元每平方米奖励。棠下镇清拆整治奖励资金预算约5 .3亿元,这部分资金均来自融资渠道。“上半年我们开展卫片执法,对违建进行拆除、恢复环境,投入5000万元,今年我们对养殖户补贴、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投入了5.8个亿。”
对于从养殖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刘少龙介绍到,政府将引导村民开展清洁养殖。“比如养鱼,一定不能再走老路,污水直排河流。”
试点
首批9个村开始河流清淤
除了对现有禁养限养区养殖场进行拆除之外,昨日现场会还查看了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在横江村的东边河,河水已经被排干净,挖掘机正在将河底淤泥清理干净。刘少龙介绍,目前的河水整治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清淤,另一个是拦截生活污水。“我们已经和第三方的环保公司有合作,他们将在横江村建设一个污水处理设施。届时,横江村的生活污水都将得到有效处理。”
目前,横江村正在进行的清淤疏浚以及河流护岸工作,共投入了678万元。“第一批试点村有9个,横江村是其中之一,做得好我们就推行到棠下所有的23个村。”刘少龙介绍,目前滨江新区(棠下镇)已经投入约3000万元进行河流清淤疏浚等工作。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整个棠下镇禁养区、养殖场拆除以及河流整治工作均开展了近半年时间。“我们这里准备拆除了,养猪的水排到河里,很臭。拆了后,河水估计会好很多。而且按时拆除也能有补贴,大家表示支持。”家住棠下镇大林村的黄女士表示。
同场加映
蓬江累计清空畜禽养殖场1884家
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的拆除,是农业污染的一个重要工作。随后召开的现场会,蓬江区农林和水务局局长张颂和介绍了全区的情况,他指出蓬江区累计清空畜禽养殖场1884家,但是这一进度仍旧有所滞后,部分镇街还没完成丈量工作,养殖场拆除比例也较低。
现场会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土和环保局局长介绍了蓬江区工业污染防治的情况,他指出,目前,蓬江区天沙河36家、杜阮河33家废水排放企业已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
另外,蓬江区城市综合管理局杜建洲介绍了河道垃圾专项整治情况,目前蓬江区已经开展了河道垃圾专项整治大行动,区“三镇一街”已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31座,有效及时地处理了大部分河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