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水务大会昨天在穗开幕
新快报讯 记者牟晓翼 龚吉林 通讯员赵雪峰报道第十一届中国城镇水务大会昨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与会专家与领导纷纷就城镇水环境治理和维护提供建议意见,国内外多家技术厂商展示水环境治理先进技术。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州今年重点治理35条黑臭河涌,其中6条河涌已基本达到不黑不臭标准。
51条河涌治理工程全部开工
据统计,目前广州已建成污水处理厂48座,日处理能力499.18万吨,建成排水管网10204公里,珠江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提高到Ⅳ类,河涌水质稳步向好,增江画廊、东濠涌、荔枝湾涌、白云湖等地标已成为城市新名片。全市正按照国家住建部的要求,大力推进35条黑臭河涌治理。
从监测数据看,广州列入重点整治的35条黑臭河涌水质总体上稳步提升、逐步向好;地铁B涌、地铁C涌、西郊涌、白坭河、田美河、永和河(黄埔段)共6条河涌,已基本达到不黑不臭标准;中心城区的沙河涌、猎德涌的水质也明显好转。
此外,截至11月30日,《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51条河涌治理工程已全部开工,工程总体完成率为79.9%。其中广佛跨界16条河涌治理工程总体完成率为80.5%。
查处违法排污狠抓污染源治理
目前,广州已初步建立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长体系。全市1291条河涌已落实河长,其中,35条黑臭河长落实河长398名。6月以来,市、区两级政府陆续举办河长培训班,重点明确了河长的职责分工、考核办法以及河长所承担的治理责任,参加河长达2385人次。此外,广州市水务局制定印发了《广州市35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意见》、《广州市黑臭河涌整治工作任务书》等系列文件,将黑臭河涌治理体系、责任主体、进度安排、技术路线等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同时,广州市水务部门还以查处违法排污为核心,狠抓污染源治理。今年以来,截至11月份,市治水办累计发出交(督)办通知1189份,已完成整改537宗,整改完成率45.2%。据统计,广州35条黑臭河涌共有排污口2033个亟需整治,市水务局已部署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
此外,在市民颇为诟病的水浸街问题上,据了解,广州中心城区已完成了200多个水浸点改造,城市内涝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其中岗顶、临江大道等在以往经常性水浸地区,排涝能力显着增强,初步形成能够抵御常规自然灾害的防洪减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