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建立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国内外最优秀专家资源,为深圳建设国际一流海绵城市提供创新的政策建议与示范。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非公共土地建设海绵设施的激励机制研究、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示范、鼓励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和建议、公众宣传教育活动等主要领域开展合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在致辞时表示,合作协议的签署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非政府公益组织的专业、技术、经验优势,为深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水生态、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希望市海绵办加强与两家公益组织的合作,共同提高城市生态品质,加快建设美丽深圳。
“海绵城市建设是全民行动,企业和公益组织都可以贡献力量。”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董事会联席主席、理事会理事长马化腾表示,腾讯公司和腾讯基金会将整合内部资源、联合社会各方建立海绵城市技术支持平台,帮助政府科学决策,向公众普及海绵城市理念。
大自然保护协会大中华理事会秘书长朱保国表示,协会将积极参与研究海绵城市建设激励机制,以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到建设中来。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今年4月,深圳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根据相关方案,深圳“十三五”期间将在24个片区开展海绵化实践,涉及面积254.6平方公里。
市领导郭永航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