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位于市区纺工路的湖滨花园小区内,挖掘机在开挖路面,多名工人正在抓紧施工。
据了解,湖滨花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除了像以往的项目一样增加管网、栽种绿化等外,还将铺设透水路面,并将结合小区实际新建雨水花园等。市建委园林市政局局长肖建国介绍,该小区改造中首次植入“海绵城市”理念,“今后遇到雨天,小区积水现象将大大减少。”
事实上,不仅在该小区,目前市区许多公园、绿道、道路等都在全力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让作为江南水乡的嘉兴变成能吸水的海绵。不少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如今遇上雨天,城市积水现象大大减少了。
嘉兴水专项研究全国领跑
嘉兴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进展如何?日前,住建部相关专家特意赶到嘉兴,先后来到湖滨花园、蒋水港等地,实地调研后对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大为赞叹:“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开始早,成效明显!”
“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工程实践、水系规划、机制建设等方面,嘉兴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在住建部城市水资源中心负责人看来,嘉兴“海绵城市”建设之所以能在全国领跑,与水专项早期研究和低影响开发建设不无关系。
嘉兴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但水资源相对有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0.76亿立方米,居全省倒数第二。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堪忧,尤其是嘉兴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突出、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城中片合流与分流并存,以及河网密集、建成的大包围防洪工程造成水系水动力条件不足,加上客水水质差,导致嘉兴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兴着手开展水专项规划研究。
记者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早在2011年,国家水专项办公室就把嘉兴列为示范城市,并设立研究课题研究如何让低影响开发技术服务于嘉兴“海绵城市”建设。而作为参与研究的单位之一,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嘉兴实际,着手开展调研,先后完成了河网城市雨水污染控制等多项重要课题。
“如何通过示范项目实现雨水源头污染控制、排放口末端污染截控以及河道水质修复成为关键。”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志勇介绍,为做好水专项研究,该院专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团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地调研,并形成了大量的课题报告,“我们要通过水专项研究和低影响开发建设,力争形成河网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源头、末端、受纳水系的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在嘉兴市全面推广应用。”
低影响开发让城市“吸收”自如
每天晚上,家住市区澳洲花园的许女士都会去凌公塘公园沿绿道快走5公里,风雨无阻。她发现,下雨天里,除了两处桥下因设计和施工等原因有积水外,公园内基本上看不到积水。
这背后的奥秘就是公园在建设中引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南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降雨量在20毫米以内,水基本可以渗透到地下,不会排入河道或污水管网,能大大增强城市在雨季的防汛能力,方便市民出行。
嘉兴市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主任王贤萍说,不仅是凌公塘公园,市区已建成的部分绿道和道路也推行了低影响开发建设,“在建设时采用了生态植草沟的技术,在地表下层预留了下凹空间,让雨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再排入河道,不会在地面积留。”
实际上,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应用远不止这些。王贤萍告诉记者,经过4年努力,目前嘉兴市区多条(个)绿道、公园、小区、道路等先后建成或正在建设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
下雨天到市区勺园停车场停车,你会发现停车场内没有积水。原来,这里的停车场路面采用了一种特殊材料——透水混凝土,像带着毛孔一样的地面会将降下来的雨水吸入地下,这些雨水一部分被土壤吸收,另一部分经过“网状盲管”流进调蓄池净化后流入河道。
在示范项目之一的世合理想大地,只见这里的水渠有别于传统的水泥水渠,由木栅栏组成的沟渠里涌动着水流,这也是低影响开发理念的一个展示。“低影响开发建设确实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建筑物和道路利用自然坡度收集雨水后,能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巴大文欣喜地说,这座占地11平方公里的小镇采用了人工治理湿地、河道整治、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平衡水循环等,整体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
而在另一个示范项目——江南润园,一、二期建设初期景观水源主要为周边河水,但由于河道水质污染严重,若依靠昂贵的物化处理设备来净化,年运营费用接近20万元。不过,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生态化雨水系统综合设计方案将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全面推进第三方水专项监测
记者从市园林市政局、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在前期低影响示范工程建设基础上,今年再次“扩容”,目前市区万国路、湖滨花园等多个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今年需要改造的5个小区已有3个开工建设。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院正结合嘉兴“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抓紧编制相关规划,具体包括再生水厂合流调蓄等,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有的已进入设计或立项阶段。据介绍,今年市区还计划将南湖大道列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初步计划将这条道路作为低影响开发建设的示范工程,全长3公里,目前正在抓紧设计方案。”该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的同时,嘉兴还着手开展各项规范制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效果如何可以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测,目前该院正在完善水专项课题示范工程第三方监测方案,并计划对外公开招标,采用对比检测等方式进行跟踪分析,从而更好地推进嘉兴“海绵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