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日现场走访发现,经过一年的整治,沙河涌基本上达到了当初的整治目标,借用市民的话来总结就是“河涌的水不再像以前那样又黑又臭”,两岸的景观也很漂亮。

经过一年的整治,沙河涌的水不再像以前那样又黑又臭,两岸的景观也很漂亮。
先后两次大手笔整治
沙河涌的综合整治可以追溯到2006年。2006年沙河涌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河涌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4亿元,通过截污、建堤、清淤、补水、景观、文化、市政配套等多项措施,将其打造成一条水清流畅、文娱相宜的城市景观带。2007年4月24日,白云区在同和街举行沙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广州市北部水系沙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的序幕。根据计划,整治范围包括沙河涌左、右支流与沙河涌(元岗桥—珠江口)段,北起白云区耙齿沥水库,南至珠江口。
去年6月,沙河涌的整治再次启动。据了解,这次综合整治内容包括沙河涌上游堤岸整治、京溪泵房—京溪污水处理厂压力转输管工程、左右支流景观工程以及京溪泵房工程等。具体为整修上游长达4.6公里、高4米的堤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在两岸支流打造建设绿化景观,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此外,还会对左右支流的截污工程进行相关改造。另一方面,沙河涌整治工程还包括在上游金湖货运场位置兴建京溪污水处理厂,将沙河涌左右支流和南湖流域内的污水将纳入其中处理,彻底改善沙河涌发黑发臭的现状。
没有以前那么黑臭了
今日是沙河涌第二次整治上交答卷的最后期限。那么,沙河涌究竟整治得怎么样了呢?连日来,记者从南方医院出发,沿着沙河涌,作了全程采访。记者走访发现,除绿化景观外,上游的堤岸基本整修完成,整个沙河涌的截污工程基本完成,京溪污水处理厂的地下部分基本完工,京溪泵房土建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安装机器设备。
广州体育学院新闻系的邬心云老师告诉记者,和此前比起来,现在流经该学院的沙河段的确要好了很多,“臭味没有那么重,颜色快接近珠江水了。”不过,邬心云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快整治速度和力度,“河涌没有一点异味,河涌里的水清澈可以放鱼,能随时到河涌边散步。”
关键在于京溪污水厂
“河涌里的水是没有那么臭、那么黑了。”458医院院务处退休职工魏先生告诉记者,经过整治,沙河涌的水质有了很大改变,但比起30多年前他刚到广州那会儿,“还是差得远了。”
魏先生告诉记者,他刚到广州时,沙河涌里有很多鱼,一有空,他就会和同事一起到河涌捞鱼改善伙食,有时他们还特意放些鱼到河涌里养,鱼儿戏水也是当时沙河涌里的一道风景,“能回到那时该多好呀。”
据介绍,目前沙河涌仍然黑、臭,原因在于上游的左右支流仍有排污口没有截住。而一旦京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沙河涌上游左、右支流及南湖流域的污水可引入该处理厂处理,其处理后的出水再排入沙河涌,沙河涌将不再黑臭。据了解,作为沙河涌的景观补水来源,京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同时满足国标一级A标准及省标一级标准。
此外,加上从珠江前航道抽取的大量珠江水的补充,沙河涌将清水长流。
沙河涌
广州市径流最长、沿途人口最密集的河涌,发源于白云区耙齿沥水库,全长16公里,自北向南,纵贯白云、天河、越秀三个区后流入珠江。(黄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