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本市将启动实施第二轮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外环线内将禁止新建燃煤项目、逐步禁行大货车、建立机动车环保管理系统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去年下降2%,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3%(302天)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改善农村饮用水水源状况,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消灭黑臭水体,无危险废物排放。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分别小于70分贝、56分贝。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正常掌控范围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生态环境保持在“良”级水平。
“三年计划”今年工作要点
各区县制定“三年计划”
据了解,今年本市各区县按照《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均要制定实施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措施。推动以“五带、四廊、三区”为框架的基本生态格局建设。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强对团泊、北大港水库、大黄堡、七里海等重要湿地保护的监管。推动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健全污水处理监控平台
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大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力度。推动全市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减少排放负荷。全市2万吨/日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新建0.5万吨/日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设相对完善的中控平台。开展对全市化工、医药行业、各类工业园区排放情况及近岸海域入海直排情况的调查。
外环内禁建燃煤新项目
加大以控制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组织推动“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实施。外环线以内和滨海新区禁止新、扩、改建燃煤及其他高污染燃料项目。推动外环线以内10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改燃或并网,推动热电联产项目确定的替代锅炉房供热项目的落实。支持和平区和中新生态城无燃煤区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工作等。
推动外环内大货车禁行
环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及区县政府加大对建设、拆迁、道桥施工扬尘及道路运输撒漏的监管力度,逐步推动在外环线以内实行大货车禁行。启动黄绿标发放管理工作,建立机动车环保管理信息系统,推动长途客运、班线包车及部分公交车冒黑烟车辆的治理改造、更新,加快“黄标车”淘汰进程,做好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委托工作。 (记者:孔令彬)